套用到区块链项目,共识协议就是支付宝,每个参与者都按照协议参与活动,并得到收益。那么一个项目是否符合这个要素,就可以判断是不是靠谱。举例就是现在比较火热的DD币,你买这个有任何网络效应么,能促进任何参与方么?除了投机效应、传销效应,还有啥?
5.项目中是否存在合理的价值激励模型?
前面说了,区块链是价值网络,通过设计精巧的价值激励模型来推动生态的正向发展,比如比特币,这里不再赘述。那么,一个项目中的价值激励模型能否自圆其说,就是判断一个项目靠谱情况的关键点。
比如某内容项目,号称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内容价值的传播,改变现在低俗、伪原创横行的现状,看起来真的非常靠谱。1. 内容天然具有结构化数据,适合互联网传播;2. 对于版权的真实性需求强烈;3. 适合大规模共识。但是有一点,这个项目中对于原创作者的激励是通过token,并没有明确的价值激励模型存在。
拿钱作奖励的后果我们看看去年的知识大战就知道了,最终只会出现大量的灰产,劣币逐良。如果这个模型不能改进,那么该项目未来一定会遇到发展问题。
6. 该区块链项目所解决的问题,利用现有互联网技术能否解决?是否适合区块链场景?
区块链并不是万能的,现有的区块链技术还是萌芽期,交易速度等跟现在的中心化项目比起来差距很大,那么,一个项目的应用场景问题,是否需要使用低效率的区块链技术解决,那就是关键要素。
比如现在很多针对企业应用场景的B端项目,需要企业付费购买TOKEN来参与。那么只提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企业是否愿意支持服务价格的剧烈波动?今天买一次服务5块钱,明天可能500块钱?Fabric超级账本可以解决企业内共享需求,但是没有必要发行token?强行发行是为了圈钱还是圈钱呢?发行token存在合理的价值激励模型么?
7. 项目团队能否经受尽职调查?是否具备可行的项目实施路线图?
尽职调查就是现场确认项目团队实际开发能力以及过往业绩,区块链项目目前还是技术密集型项目,没有强有力的技术团队,你相信后续进展么?对于不方便尽职调查的用户,有更简单的判定标准:他们的白皮书里面对于项目实施路线图有没有合理的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实施方案超过总篇幅一半。
现在很多的所谓白皮书,里面堆叠无数的技术名字、描述未来前景。沙盒模型、动态加密、拜占庭将军问题、囚徒困境……唯独对于关键的开发路线图只给一个简单的列表,XXXX1.0上线等。如果连写白皮书的人都对未来没啥规划,你敢投么?
说着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区块链技术是未来互联网的基础之一,AI都需要建立在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据共享上,但是区块链技术不是万能的,实现难度是不可控制的,做投资之前好好考虑下,别被人割了韭菜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