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看透2500万人生老病死 米因大数据解开健康密码

看透2500万人生老病死 米因大数据解开健康密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11 16:14:12 编辑:派代电商 手机版

“我们会分析出他有没有风险,风险有多高,进一步地再看,这个四高风险带来的慢性病是怎么样的,甚至有的人已经有一种或两种疾病了,那我们会用数据和算法来分析他未来得重症的风险是多少,比如会不会发生心梗。”盛德熙说。

他自己本人也是米因健康大数据的受益者。通过2017年米因上线的第一个大数据引擎,盛德熙发现自己具有高度的痛风风险,让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此类问题的他十分惊讶。而后续逐渐暴露的早期症状也验证了这一风险:“先是脚掌疼了一年多,以为是跑步弄伤了,后来脚跟也开始疼,一验尿酸也是快超标了,400多的尿酸值。我一下惊醒了:原来我真的有痛风的风险!”

盛德熙指出,“治未病”的本质并非“治”,而是“管”。米因大数据团队研究发现,其实很多癌症病人在患病之前,通过算法已经能够预测其风险到达很危险的临界值。根据当前的症状、累积的风险问题,米因大数据算法在前期就能够预测此人有很大可能性在未来罹患癌症,进而帮助病人“悬崖勒马”。盛德熙正是根据米因的检查结果和健康管理方案,不断自我调整,目前已将痛风风险从第二位降低至第三、四位,脚跟和关节疼痛的症状也已经得到缓解甚至消除。但这不意味着准痛风已经“治愈”了,未来若不能科学的管理自己的身体,痛风的问题还是会随时敲门再来的。

“我们知道它要发生,但它现在还不是,我们提早做健康管理,去做介入,就给它提前“刹车”了。就像我们开车一样的,明知道前面有一个障碍物,你不刹车不就撞上去了吗?”

揭露长寿密码:65岁前预防慢性病是关键

盛德熙透露,65岁前预防慢性病是长寿的秘诀之一:“80%的男性可以活到60岁,90%的女性能活到65岁。这些人里面又有50%的男性能活到80岁,又有50%的女性能活到85岁,但前提是什么呢?前提是在65岁以前尽量让自己少生病、少得病,生病偶尔感冒没有问题,不要得不可逆的慢性病。到65岁没有重大疾病,那么大概率在65岁以后,你就能够跨入高龄的那50%的部分。”

但四高并非是唯一需要警惕的敌人。米因核心大数据研发负责人、中国医药大学副教授黄旭明曾与盛德熙分享,近年来有许多青壮年因心脏病猝逝,如艺人高以翔、刘真等,他们和大众认知里的心脏病患不同,并没有肥胖、四高等问题:“瘦子、体格壮的人也会得心脏病。有一些人‘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瘦’,很可能是泡芙人,看起来瘦,但是肌肉少、脂肪多。”

美国心脏协会近期在一项科学声明中表明,肥胖不只代表体重过重,事实上是综合了几项因素: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体脂肪率,尤其是腰围、腰臀比、体脂肪率,几乎可以用来预测罹患心血管疾病、甚至是死亡的风险。美国心脏协会发现的“规律”,侧面印证了米因算法的科学性。米因的大数据算法走得更深、更远,通过构建深度大数据算法,米因已可通过个人体型+问卷+16项生化,深度和精准地分析预测各种主要常见健康风险,而不仅仅停留在“可能性”的发现和认知上,更可以做量化的分析与远期预测。

思及岳父的病逝,盛德熙感到十分遗憾:“如果当年我们有专业的健康大数据,早早地给他做风险预警,透过医疗机构告诉他,你再这样继续下去,病要发作了,问题很严重了,我能有办法给他及早地做预防和阻断,早发现早阻断,这样的话有可能我们今天还能见到他。”

“我们希望能让老百姓更健康地活得久一点,减轻家庭不必要的负担。其实很多人会得病,但是如果我们处理得早、处理得好,那么得病会轻一点,它的代价会再小一点,整个社会可以用稀缺的资源做更多其他的事情,这是我创立这个公司最主要的出发点和初心。”盛德熙说。

总之,“治未病”在于及早做好健康管理,让“生老病死”的必然历程中多一份自主“善终”的力量。

延伸阅读:想知道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要看2个指数

美国心脏协会认为,腹部肥胖是最大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即使过胖、或是 BMI 超标的人,只要腹部脂肪或内脏脂肪在正常值,一样不容易得到心血管疾病,所以建议在健康检查的时候,多增加相关的检查项目。

即使是健康体重,也应该在健康检查的时候增加对腹部脂肪、体脂肪的检查。因为腹部肥胖与肝脏周围的脂肪堆积有关,腹部脂肪堆积通常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文章TAG:健康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行业资讯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