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降价的本质,其实是想让企业的经营产生良性循环,持久地运营下去,最终实现某种价值。或者,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新的市场,打造一个新的品类,跟企业的战略规划息息相关,那么,降价策略明显不能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的。这才是企业想要通过降价实现销量增长的根本原因。
这六个问题中,1-4的问题是通过“降价”这个假设,来解决“销量”的问题,假设降价了,对销量的提升,企业的影响,市场的反馈等等,是否有促进作用或正面反馈?亦或是增加了更多问题和压力?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一系列问题“是和否”的回答,以及新问题产生和回答,抽丝剥茧的找到问题的本质,并可以逐渐的找到解答问题的方向。层层推进,先解决主要问题,再完善细节。
第5个问题,是为了探寻更多更可能的解决方案,选出最优的解决办法。探寻更多可能的解决方案需要记住两个关键词:有影响和能实现。
有影响:能对问题产生直接的,实质性影响的方案。如果不是很重要的间接影响,不能推动目标的影响,先不急着做出改变,而是在整体走上正轨之后,完善即可。
能实现:以企业目前的能力能够达成并且实现的方案。比如:产品销量不好的原因是技术缺陷,这个技术难度高不高?能提高或者改善吗?如果超出了企业技术能力范围,不能短时间改善,那么这个方案就不是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一切是以事实和数据为核心的,不是靠直觉和想象。首先要认识到既有的事实问题、能力和其他的基础事实,才能找到方案可落地的解决方向。其次,要以数据为准绳,而不是靠直觉。比如:新产品销量不好这个问题。把每个渠道的销售数据整理出来,分析销量高峰期和销量低谷期,是被哪些因素影响的,做了哪些动作。如果是一直很平稳,那么就分析产品曝光、营销、推广数据等。再通过用户反馈、复购率、用户画像等等的数据综合分析,找出直接影响销量的因素。
第6个问题,是深入探寻本质,也就是“提升销量”的根本性原因。一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往往会影响解决方案的方向是否正确,是否能解决当下的问题,是否与企业的规划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