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员工尊重,保障收入和福利,提供晋升通道,顺丰在人员平均流动率高达70%的快递行业,将自身的人员流失率降低到了低于30%的水平,连续5年年假过后,员工报到率超过90%。顺丰曾经有个很火的段子,说的就是顺丰的快递员在我公司发飙了,“我一个月工资1.5万,会为了你这2000块钱的礼品丢这个饭碗吗!”虽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顺丰的高工资和高品质放心服务却随着这个段子不断的传播。
通过不断追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落到实处的员工关怀,顺丰确实做到了它们追求的“成为最值得信赖和尊敬的速运公司”。顺丰的价值观和企业一样,有一股憨憨的让人信赖的稳重,它告诉员工“首先是一个诚信、正直的人”,“永远尊重人,信赖团队的力量”,“客户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奉献最好的服务”,“做事认真,勇于承担责任”,诚信准则和客户为先的行为准则,不断被用户认可。
正是34万顺丰人平时和一线客户之间互动的点滴积累,才为它的创始人王卫带来了这么好的路人缘。
而腾讯呢?尽管QQ和微信已经成为全民必备的社交工具,但是直到现在,大众对于腾讯的印象,并不是受尊敬的互联网公司,对于腾讯的业务,也并没有觉得它提供的服务能够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印象确实是在好转,但也只是从前几年的“抄袭”到现在的稍微有些底线的互联网商人,“一家赚钱的公司”。
商业化气息浓厚的腾讯,并没有办法让用户们相信,它一直在复制贩卖的增值服务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更多的人还没有忘记几年前的3Q大战,一直声称以用户为先的腾讯,挟持QQ用户强制卸载360,造成了大量用户的反弹。也就是在这期间,腾讯的负面集中爆发,抄袭,山寨,垄断,中国互联网界的最大杀手等等指责铺天盖地。随后,腾讯及时组织了反思,推出了开放策略,从一家互联网公司演变成一家互联网基础平台,想要变成互联网的水和电。
开放策略实行之后,腾讯原本的恶意模仿推出类似产品,以强大的用户基数碾压对手的行为基本被投资等其他方式替代,对于行业来说,腾讯是回归了正途。但对用户来说,其实并没有,腾讯的业务重心逐渐放在了社交-娱乐-金融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其中游戏的比重逐渐上升。
去年三季度,腾讯的财报显示,总营收为403.88亿元(60.48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52%;这其中增值服务业务的收入增长占了大头,增长了36%,至人民币279.75亿元。网络游戏收入增长27%至人民币181.66亿元。社交网络收入增长58%至人民币98.09亿元。腾讯说到底,还是一家利润增长主要靠游戏,数字内容订购服务和虚拟道具销售收入的增长推动的公司。
而“腾讯游戏害人”、“母亲起诉腾讯游戏事件”等等负面不断爆出,又能让多少人相信腾讯互娱事业提供的服务,是为了让国人和祖国的花朵们生活的更好?商业化运营思路指导下,让腾讯在收获暴利的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创始人马化腾的风评当然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要达到腾讯成为受人尊敬的互联网公司的愿景,还需要在实现“使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一样源源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便捷和愉悦”的同时,多多考虑如何给用户带来真正具备价值的服务,并承担起社会责任。
(文/于斌 潮起创始人,QQ&微信:11782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