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正确谈判、博弈,进退有度,退货退款是原则。
职业打假人找到商家后,建议商家的处理方法是冷静面对,理智谈判,不刻意逃避。前文已提到,国家或地方的基本态度是规制职业打假人,仅食品、药品领域存在一些例外。例外的原因也不是在食品、药品领域特殊保护职业打假人,而是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基于特殊政策考量,要求更严格,不论何种情况、针对何种对象,都优先保障食品、药品符合法律规定的安全标准,否则,商家就需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商家与职业打假人谈判时,可以提出退货退款的原则。谈判过程中,可以讲法律,讲国家对职业打假人的规制,讲案例,充分表达法律和政策支持,强调商家不是被孤立、打击的对象。正确、严谨的谈判会让职业打假人产生退缩的心理。
6、建立证据意识,敢于维权投诉、报案,积极配合、协助相关部门调查。
在商家与职业打假人谈判过程中,商家要有证据意识,要及时保留、保存相关的证据记录,比如及时对通话进行录音、保存聊天记录截图等。
职业打假人以商家产品问题对商家进行威胁、敲诈勒索的,商家务必以录音、监控摄像、截屏等形式及时保存相应的记录,以便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向公安部门报案处理。切勿屈从职业打假人的威胁或敲诈勒索。
产品质量问题可以修正、完善,但是顺从职业打假人的敲诈勒索没有底线,只会愈演愈烈,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
7、建立客户异常管理机制,识别、总结判断职业打假人的方式,加强预防能力。遇到异常购买,积极上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同时可暂停交易。
判断职业打假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一次性购买明显超出正常消费数量的商品、知假买假、即买即退、一次性发起多项投诉举报、明确索取举报奖励或高额赔偿金、借用他人名义进行投诉举报、行为人投诉举报的数量、相关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数量等方面[1]。商家在日常经营中,对出现上述情况的购买者,要重视和善于观察、摸查,逐步建立客户异常管理机制。对发现异常的,可将购买人信息上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同时可以暂停交易。
8、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或参与法院应诉。
如职业打假人“恶人先告状”,投诉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商家不要退缩、害怕,建议积极地参与调查,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查事情经过。在配合调查过程中,商家也可以说明或表达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情况,依法减少或消除不利后果的,可以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如职业打假人起诉到法院,商家们最好积极应诉、答辩,向法院展现自己有利的一面(如已停止违法生产、销售行为,积极减轻或消除不利后果等),揭示职业打假人违法的一面。
最后,致遭遇职业打假人的电商朋友,不断完善产品,诚信经营,建立合理的销售管理机制,敢于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具备了应对职业打假人的条件和素质。再参考本文提供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步步为营,有效应对职业打假人将不是难题。现实处境是,目前消除不了职业打假人的存在,既然无法消除这种现象,不如以正确的观念、方法、积极的心态、合理的措施去应对职业打假人,不妨让职业打假人的存在从另一方面成为电商积极、正面发展的动力或压力。
(本文系张颖律师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来源,并注明作者张颖律师。如有侵权,将追究法律责任。)
[1]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关于有效应对职业投诉举报行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参考法律法规
(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和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
(三)《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9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法办函[2017]181号)
(四)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关于有效应对职业投诉举报行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3]28号)。
往期干货:
决战618购物狂欢节,除了卖货,你了解电商法律风险、并会防范吗?
https://bbs.paidai.com/topic/198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