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家来说,在快手、抖音和视频号上做电商,和在传统电商平台开店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给了商家沉淀私域流量的能力。在流量越来越贵的未来,这就给商家在流量成本、用户精准运营、乃至IP打造上,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张小龙在谈到微信视频号时表示,希望视频号能成为一个品牌的官网,并非虚言。这对中国这种在线购物长期被把控在电商平台手上,品牌官网带货能力偏弱的大环境下,是一个新的尝试。
此外,随着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如今电商已成为传统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大量中小商家以及新兴品牌,想通过传统电商平台快速做大的成本已经逐年上升。而视频电商可以用内容撬动电商,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近年来,类似完美日记等国货品牌,走的就是利用内容种草、积攒粉丝、快速出圈和壮大的实际案例。
可见,直播电商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其核心在于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信息和购物体验上的价值,也能给一些商家和品牌带来新的机会红利。
视频电商的瓶颈究竟在哪?
尽管视频电商这几年来发展迅猛,似乎诞生几个万亿级GMV规模的新势力也就在这一两年。但这并不意味着,视频电商的发展一定会顺风顺水。制约视频电商发展的瓶颈依然不少。
首先还是购物体验。虽然在前端引流和购物决策上,视频电商确实提升了用户购物体验,但是在品控保障、履约能力和售后服务上,视频电商还存在很大不足。
这从王海打假辛巴“糖水燕窝”和罗永浩带货的“假羊毛衫”事件中就能略见一斑。这两位作为快手和抖音的直播一哥,尚且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质量问题,除了直播团队本身问题,平台在商品品控和监管上存在不足也显而易见。
相比而言,虽然王海同样打假了李佳琦,认为其带货的慕金脱毛仪并非PDA认证而是PDA批准,涉嫌虚假宣传。但相比来看,前两者“货不对版”,无疑要离谱得多,这也是抖音、快手等视频电商和传统电商平台在品控方面的差距,同样的差距还存在履约能力和售后服务上。
当然,作为新兴电商势力,无论是品控、履约和售后的发展,都会经历一段逐步变好的过程,这在淘宝、拼多多等发展历史中也出现过。这个问题,理论上随着平台的发展会逐渐完善。
其次是购物效率。虽然直播电商很火,但依然有很多人不愿意通过直播进行购物。原因很简单,在一场直播中主播往往会带多种产品,什么时候出现消费者想买的产品,往往需要在直播间蹲点,这费时又费力。
相比传统电商,通过搜索就能搜出很多商品匹配,或者像手机淘宝那种千人千面算法推荐来看,视频电商在人货匹配上仍然不足。2021年,抖音和微信等纷纷在视频搜索上进行了加码,除了基于搜索争夺之外,在视频电商赛道上,“螳螂财经”认为,各方视频搜索的效率,也是决定各自视频电商发展的关键。
而要做基于电商的搜索匹配和推荐,除了基于用户浏览的视频内容,用户下单支付等数据同样很关键。这就是视频电商要自己做支付,并通过自有小店引导用户消费的重要原因——能够拥有更加全面的消费数据。目前来看,通过视频电商购物的效率,依然偏低。
最后是内容和电商的平衡。
2016年,阿里指出淘宝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万能的商品市场走向超级消费者媒体。即淘宝不应该只是消费者的购物场所,更是消费者的内容消费场所。淘宝直播也是因此而来。
目前来看,这种方向无疑是对的,抖音、快手们帮淘宝证实了此路可通,但是能够走到什么样的程度,却仍然值得商榷。
据阿里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内,淘宝直播GMV超过人民币4000亿元。相比2019年的2000亿元的GMV已经翻倍,但相比淘宝2020年全面GMV来看,占比依然不大。
虽然相比淘宝直播是从电商平台在内容电商,内容平台做电商衔接显得更加顺畅。但是,当内容平台开始将电商作为主营业务来做时,商家在获取流量时还能获得多大扶持?随着商家增多,流量竞争加剧,其获取流量的成本会有多大上浮?也会影响视频电商的发展。当短视频平台不再是电商的流量洼地,后面的发展自然就会陷入内卷。
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内容平台,当电商戏份变多之后,会给用户体验带来多大影响?会不会因此失彼。而短视频内容平台承载的电商体量天花板有多高,恐怕也还要再看一看,才能得到结论。
总而言之,相比以往的导购电商平台转型电商平台,虽然面临传统电商上游断水的风险大大降低,但制约视频电商平台发展的问题也不少。
“螳螂财经”认为,视频电商革不了传统电商的命,但也不会是下一个“蘑菇街”。视频电商和传统电商基于各种势力交错,最终会形成几大电商势力混战的局面,而竞合博弈也将长期存在,并将愈演愈烈。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