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东方
[引言]BAT,一般指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腾讯公司(Tencent)三大巨头首字母缩写。三大巨头近两年纷纷进军银行业,2015年更是把金融发展的项目列入公司的重点项目支持和输血,这其中的源头又作何解释呢!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BAT有关金融领域发展的历史。
BAT的发展概况
1998年,互联网进入一个新的议程,领先最早的BAT领导者、百度公司李彦宏、阿里巴巴集团马云、腾讯公司马化腾,二十年前就已经打好布局。BAT三大巨头的野心,也注定了今日辉煌的一面。
可以说,BAT三大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几乎就是他们个人的发展历史。
一,李彦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1999年底,雄心勃勃回国创业的李彦宏在给自己的公司起名时很是认真,他设定了三条原则--其一是要代表中国的文化;其二是要跟搜索有关又不能够太直白;最后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简单,中国人能听懂。最终,他从辛弃疾的《青玉案》中获取灵感,并选取"百度"来作为自己初创的网络搜索引擎公司的名字。
二,马云。网上公开视频资料显示,1996年马云还在北京做业务,到处推销网络的种种好处,而被人不理解,甚至被当做骗子赶走。
三,马化腾。马化腾更是一个人物,硬是把QQ玩大,滋生出很多业务。当年的他,流落在一些中小公司打工,最多只能算做深圳的边缘人,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ICQ,一个以色列人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马化腾觉得ICQ这个东西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马化腾认为,好到可以做PC机之间的传呼机,要知道哪个时候,别说手机,那是大富豪的标志,要是你能有个BB机,嘿嘿,可也是挺阔的,要泡女朋友肯定没问题。马化腾觉得ICQ能够在电脑上提供即时信息功能,可是就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ICQ版本没有中文的,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马化腾就想搞一个中文的ICQ,马上叫上几个朋友成立了一个公司,仿照ICQ 搞一个中国的ICQ 。
当然,刚开始,腾讯的日子非常艰难,好些时候,QQ是近似用一种卑鄙的手段去偷人家的空间和带宽,没有钱来买服务器,而市场上ICQ的中文版OICQ特受欢迎,下载的人特多,公元2000年,那可是OICQ的冬天,是腾讯的冬天,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腾讯要出手让贤了。腾讯的高层某人找过中华网,新浪。卖100万,可是,中华网,新浪的高管层都拒绝了.马化腾几乎是倾其所有,这个时候,QQ不知道自己的赢利点到底在哪里?注册资源是很多,有什么用呢?难道QQ只能向申请QQ号码的用户收取可怜的一点注册费吗?(有一段时间QQ上,申请号码要收费,就是QQ最艰难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