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中新品比例一般不高,所以能比较快速地完成货品数量、质量验收,上架的同时选取样品进行拍照、编辑等处理,速度上也还可以,不会出现等新品推出黄花菜也凉了的情况。
二、订单管理
一般就走订单登记、收款结算、发货出库的核心流程,其中发货出库环节是相对复杂的。这两家店铺的日平均订单规模在1500~2000间,高峰时期达到3000~3500单。在发货出库环节两家方法不尽相同,一家做服装的是打印发货单而不打印配货单,其平面运作流程如下图: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在该流程图中,发货单和货运单是同时打印并配对的(配对工作由软件系统完成,不需要人工去刻意识别发货单的交易信息与货运单是否一致),配对后装订在一起的发货单和货运单由拣货员工带入货架,拣货人员拣到货物后用曲别针将这两个单据别在货品包装上放入小推车,小推车满后一起推到待包装区。大家会注意到,这里并没有配货单的应用,拣货人员在拣货时按每个订单来货架间来来回回拣货,那么按照007兄的理论,这是否是一种低效率的拣货方式?询问了店铺的运营管理人员后知道了他们这样安排的原因:按配货单一次性拣货的确可以避免在货架位之间的来回往复,但小推车推到待包装区后,配单却很麻烦。他们的商品是服装,基本上是一个订单1~2件衣服,平均是1.5件商品,每次拣货按100单来算,如果采用配货单拣货后再分货,他们需要好几个工作台面来分货才能避免釜底抽薪式地要从小推车的底部去找台面上某个订单的商品,而现在他们在拣货过程中就完成了分货,待包装区的包裹只要在工作台面上再包装、校验一下即可转入出库暂存区,这一步骤所占用的空间和时间都极为节省,所以他们就采用了这个方式。这里,他们不用配货单拣货而用发货单直接拣货的两个决定因素是:1、平均每单商品少,每单平均商品数越少,同样一车的货品所需分货的篮子(装一单商品)就越多,篮子越多,所占用的发货台面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