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 > 打车软件与巨头之争

打车软件与巨头之争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19 00:33:11 编辑:派代电商 手机版

打车软件与巨头之争

阿里以来往反击微信,按照马云的说法是阻止了微信在移动通讯领域的生态闭环,而即时通讯类应用的同质化这个事实,让我们又看到了往日腾讯针对新浪微博展开的策略,推同类产品即为抢占市场,即便是做不成功,至少可以搅局。这种攻略以起于腾讯,兴于360,爆发于阿里。

大家能看到互联网平台如今在做的都是线下的竞争,他们用产品使某个行业带有互联网属性,然后名正言顺的抢占地盘,然后会有多个平台进入,说到头这是互联网企业与线下企业的竞争,当然确确实实能看到的还是互联网平台之争。

金融领域目前正在混战,说到底是各平台之间的战争,人有我有的理念已经成为各平台的首选,而互联网金融这个领域,只要是个集体凑些钱就能办理的事,为何不去做?阿里的奇思在于绕过了互联网思维,用传统眼光来看互联网;妙想在于着眼电商生态圈不不放,资金的输出与汇总全在一个理念之上,所以率先出马的余额宝出现了,2013年坐稳了互联网金融头把交椅。

秉承这个理念,互联网巨头们要想在移动互联网有所建树,必须要考虑O2O,必须要考虑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微信已然成为今后无所不能的巨人,腾讯之外的互联网大头自然不能把微信之外的领域拱手想让,势必会有激烈的竞争,这个场景暂时出现在打车软件上。

嘀嘀打车于1月2日C轮融资,获得中信产业基金和腾讯投资1亿美元,立即景军杭州丶上海等地,以补贴的方式拉拢司机;而快的打车也携手支付宝迅速拿下北京市场,采用更疯狂的司机与乘客双重补贴。

腾讯与阿里针锋相对,如此疯狂的烧钱,令其他打车软件汗颜,这又岂是一般创业团队能做到的,只是双方如此看重这个市场,基本没盈利的情况下大肆投钱,图的又是什么?

阿里与腾讯争锋相对的上线了移动支付,电子支付是现在火热的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团购们在这一块儿已经做得非常成熟,两个巨头尚未在O2O领域关乎衣食住行的行业进行移动支付方面的尝试,随着打的软件的兴起,巨头们都想尝试O2O这块蛋糕的甜头,双方烧钱圈人的行为可以理解为移动支付于O2O的试水,也可以理解为双方金融之争的延伸。

打车软件的市场情况

从城市人口行为方面来看,大城市会有堵车风景线,一大部分人坚持坐地铁,收入欠佳的只能倒公交,剩下的那些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一部分有车,剩下的会有打车需求,一半以上的是因为工作,奉命打车,他们尤其不喜欢等待,因此打的软件更适合提前预约。

中小城市的一般居民都以公交或者电动车为交通工具,部分高新阶层有车,打车基本上只受天气和节假日影响,固定的打车者不会很多。

一般而言,打车软件的活跃会员不会有太多,更多的是每个月仅有的几次打车,突然事件的情况下,打车软件可能就派不上用场了。活跃用户中有一部是经常去外地的人,他们会有打车需求,打车软件的定制功能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打车软件的运营模式还需探讨

早期的出租车服电话务台很有意思,有的地方现在还在用,这种服务台串联了内部供的哥的姐们交流,热线服务又面向外部,乘客可以通过服务台叫车,只需等待。这个模式可以为打车软件提供一个思路。

根据现在的情况,打车软件有两个模式可以走:一是现在拼的火热的圈地模式,先抢够了用户,以后在渠道整合时候,与出租车公司等各环节交谈,增加话语权;二是可以与出租车公司等单位交谈,与其合作或者入股,从行业上游入手,整合出租车资源,然后与移动流量大户交谈。

如果在出租车的调配等方面有问题,无法实现每个区域不同的点安放一定量的出租车,巨头们不妨在出租车公司身上做做文章,考虑从源头上开发新的模式,有效的话,随便一个应用就能实现打的,这比做大量的基于中游的打车软件的工作要容易的多。

打车软件后期的主要矛盾

打车软件到后期的主要矛盾会是人们的需求与出租车不能提供及时的服务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当前的主要表现是部分地区使用打车软件打不着车,当然这些地方一般会是比较偏远的,打车软件的布局重点在于大中城市,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这里有一个方案是,打车软件可以查看后台数据,在人们经常游玩的地方以及各地的旅游名地增设一些出车站聚集点,便于有需求的乘客打车。

从行业来看,打车软件这个领域仅仅是O2O的一点,从打车软件开始,估计今后每一个O2O的创业项目都会打上互联网巨头们的标准,或者是巨头们自己付诸实践,或者以投资并购的方式实现,国内整个移动互联网仅是互联网巨头们后花园。

我的微信好是mcjave,欢迎加我,探讨互联网话题。


文章TAG:打车软件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O2O市场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汽车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