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领域以后可以成长出一家非常巨大的公司?这个公司有可能出现在哪些领域?
有可能。现在还非常难讲,现在在讨论机会和陷井的问题,这是一对矛盾,机会很大,确实有很多人看到了,就蜂拥而入,但实际上现阶段适合用互联网生产关系去改造的传统行业是少数的几个产业,具体是什么我们也很难去预测,往往是那些既懂某一个垂直传统产业,又懂互联网的创业者,他们首先发现了这个机会,创造出来,然后投资者才有机会去发现,原来这里面有巨大的投资机会,是这样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也很难定义出有哪几个领域是最有可能迸发出一个跟 BAT,360能够比肩的公司,很难讲。
经纬在O2O的布局
我们非常重视O2O的领域,我们今年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大概有七八个人,把自己全部的时间投入在O2O的搜索上,应该说目前为止,全行业比较系统的摸索我们都已经做完了,对行业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但实际上在今年之前,整个行业的O2O早就开始了,线上和线下的结合。追溯到十年前像携程这样的公司,鼠标加水泥模式的,其实就是最早形态的O2O,之后又有像大众点评这样做UGC的信息,信息匹配平台的又是一拨,后来有做垂直搜索的,去哪儿也是可以归为O2O领域的。
我们投了两家业界已经产生一些影响的公司,有点类似于UGC的信息匹配平台,一家叫安居客,是做二手房信息匹配的,另外一家叫猎聘网,是做人才交易市场信息匹配的。但是这些都是在O2O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前就已经发生的案例,O2O这个概念出现之后,我们也做了一些布局,比如说移动领域我们投了一家公司e代驾,最近也是比较火的,微博上可以查到很多实际用户对它的评价,非常正面,它就是用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来做代驾生意。
另外本身行业看起来是比较小的,经过移动互联网重新组织之后,这个产业还是有可能会诞生一家比较大的公司的,我们也希望易代驾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
选择O2O投资案例的时候,对团队的要求:两手都要硬
这是一个跨界的应用,团队构成专业能力匹配度上来讲,应该也是一个跨界的能力素质结构,既要懂线上,又要懂线下,我们看来这种团队的来源在哪里,要么是传统产业团队出身,但是创业团队对互联网的理解非常深刻,对互联网有感觉,要么是互联网团队配备了一些熟悉线下管理,线下扩张技能的管理团队成员。最核心的要求就是线下线下两手都要硬,这也是O2O领域创业成功必备的要素,也是竞争壁垒来源。
对进入O2O的创业者的建议?
第一,依然鼓励大家开放思想去思考,有哪些跨界应用值得去为之奋斗。
第二,一定程度上也要谨慎,要分析清楚你的优势和劣势还有机会到底在哪里,不要去空想某种机会,一定要是现阶段社会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痛点问题。需求为王,有需求之后要考虑如何塑造你的竞争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