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市经济 > 区市经济 > ofo是怎么“死”的?

ofo是怎么“死”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12 05:33:13 编辑:派代电商 手机版

ofo是怎么“死”的?

ofo是怎么“死”的?

ofo是怎么“死”的?

ofo是怎么“死”的?

ofo是怎么“死”的?

ofo是怎么“死”的?

ofo是怎么“死”的?

ofo是怎么“死”的?

ofo是怎么“死”的?

ofo是怎么“死”的?

在2018年的6月19日,ofo在遵义召开了一次内部大会,根据会上公布的业绩情况,2018年第一季度的收入超过2017年全年收入,2018年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翻倍。

即使是按照1元/次算,2018年一季度的收入,天气严重影响骑行次数,日均算600万,一季度的营收也就5.4亿。所以毛估估ofo运营四年的营收也就20亿上下。

而正常1元/次的收费情况下,ofo应该能够收到多少钱?100.3亿元。如果没有恶性竞争,ofo不会死。即使用最差的车,技术还非常弱,被薅羊毛,商业模式依然还是成立的。

做商业,没有那么多复杂的逻辑。最重要的就是开源,其次是节流。ofo除了在节流方面不到位,被内外薅羊毛,还有就是被用户薅羊毛。这里说用户薅ofo羊毛,还不是非常合适。这是ofo主动采取的补贴策略,用户并没有赚钱,只是ofo损失了收入。

我现在也服务很多电商独角兽,做战略咨询。我经常向很多创业者谈到自己合作的某个电商案例,在上线一年后就盈利了,且每年都规模化的盈利。之所以能够盈利,就是没有补贴用户。在发券,红包等各方面,都非常谨慎。或许给每个用户的奖励都不太多,可能只是几十元,但用户规模是千万级的时候,就是数亿元的成本。如果是满减活动,就是数亿元的收入减少。

所以东哥在这里教电商一条最重要的盈利法则,就是不要搞用户补贴,避免被用户薅羊毛。

更好用户体验是有成本的,不要轻易承诺,更不要免费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的服务。在电商领域,京东其实带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京东极致免费的“211”用户体验,虽然搞垮了竞争对手,赢得了用户,但也给自己给行业都挖了一个大坑。

►ofo的失败,也是迷信资本烧钱模式的失败

哈啰逆袭,而ofo,摩拜失败的案例,给资本和互联网创业者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证明了资本烧钱模式的彻底失败。

即使你拿了最多的钱,也抱了阿里腾讯的大腿加持,如果违背了商业规律,也难免一死。

资本寒冬来了,经纬张颖建议创业者拿出50%以上的时间去融资,我是反对的。创业者应该花50%以上的精力去思考如何省钱和赚钱,没有自我造血能力,再多的钱也经不起烧。


文章TAG:共享单车ofo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区市经济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