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宫斗剧的赢家
当赵秀镐掌舵韩进海运的时候,他应该是踌躇满志的。
因为他的父亲,韩国著名的企业家赵重熏在1945年所创建的韩进集团,已被发展成为拥有超过12家颇具规模企业,提供海、陆、空等运输以及相关国际物流服务的世界知名物流集团,而其运输部门占整个集团营业额的70%。
尽管在他父亲去世后,赵秀镐并没有拿到他父亲庞大物流基业中最优质的资产——大韩航空,但是作为三子能成为韩进海运的掌门人,也算是那场分家宫斗剧中的赢家。成立于1977年5月的韩进海运,经过多年的发展,到1988年时已成为韩国第一航运公司。
赵秀镐从来没有辜负他父亲对他的期望。虽然韩进海运比起现代商船还晚一年开展航运事业,但韩进海运在他领导下,一步一步成为韩国最大、全球第七的班轮公司。
1988年,韩进海运收购当时韩国头号船社,大韩船洲而获得欧洲航线之后,一跃成为韩国最大航运公司。
1992年,他引进了韩国第一艘载有4000标箱的集装箱货轮,并在同年让韩进海运成为韩国航运公司中首家销售额突破一万亿韩元的公司。
1995年,收购巨洋海运;1997年,收购德国胜利航运等航运公司后使得韩进海运开始在国际市场有了声誉。
2005年,赵秀镐将载有8000标箱的货轮在泛太平洋航线中投入服务;也在这一年,韩进海运被福布斯评为“亚洲五十大优良企业”,也因此晋升为世界第七大的航运公司。
2006年到2007年,全球航运业持续向好,世界经济欣欣向荣,韩进海运带着对航运业未来乐观的心态,开始扩张运力,订造大船,还和船东高价租赁了一批大型船舶,且租期合约长达10年。
一切都那么美好。
然而,正是这“美好”,让韩进海运在接下来的10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沉重的租约
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快就把经济萧条扫遍全世界,当然波及航运市场。金融危机导致货运需求减少,航运运费极速下跌,而韩进海运由于签署了高额的租船签约,造成每年的租船费用比市场价格高出5倍,每年韩进海运需要负担的租船费用达到数千亿韩元。根据韩进海运公开的财报,截至2016年6月底,韩进海运的债务高达约6万亿韩元(约53.3亿美元)。2016年,韩进海运曾试图与船东达成船舶减租协议,但船东拒绝了这一要求。
而世事往往是时不利兮奈若何。有航运晴雨表之称的波罗的海指数在2016年一度触及其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全球航运业都面领着供需失衡的现状,大量过剩的运力难以消化,使得市场运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所以,在线物流市场Freightos首席执行官Zvi Schreiber博士在谈起韩进海运的问题时就表示:“全球航运业存在严重的运力过剩问题,这是为何运价一直如此低迷的原因,也是韩进海运破产的首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