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初衷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被誉为“互联网之父”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应该最有发言权。
伯纳斯李认为,互联网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赋予人们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他希望万维网能够帮助人类整理他们现有的知识,提供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因为这个原因,他拒绝一切把万维网精英化的做法,拒绝为它竖立屏障,更加拒绝从万维网本身获得金钱收益。(推荐阅读:http://www.qdaily.com/articles/15812.html)
伯纳斯李,这位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他所希望的“平等”,其实就是去中心化的。
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从互联网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我们希望互联网能够满足我们的信息需求,自由而平等地去探索世界。
从技术层面来讲,Open Web的设计就是去中心化的,站点与站点之间、信息实体和信息实体之间彼此关联,信息在各个站点之间的传递、用户在各信息主体内顺畅的流转。
二、互联网的发展背离了其初衷吗?
互联网的发展背离了其初衷吗?让我们先按照时间线来简单理一下。
PC时代,桌面程序曾成为短暂的王者,那时,每个.exe都是一个信息孤岛。然而,这些曾经辉煌过的程序在后来,都被浏览器里的一个个url超越了。
如今的移动时代,App的生态异常强大。但是,每个App也是一个信息孤岛,App的推广成本巨大,其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诞生了一些超级App。在各个超级App呼风唤雨的同时,尾部的App活下来的机会越来越少。一个超级App也会有一个生态系统存在,但是在整体的漏斗模型下,用户会被切的越来越少,每个信息/服务主体的自主话语权会越来越小。
在各个超级App割据一方的环境下,平等,变得越来越远。
越来越多的巨头,希望把优质的信息圈起来,建立自己圈子里的游戏规则:你要进这个圈子,我觉得OK,请付钱;你想把信息放进来,我觉得OK,请按照我们的标准改;你想自由地传播些内容,我觉得不行,必须封掉你!你没有资格跟我吵吵,争取更多的权益,因为在这个圈子里,我是爸爸。
在这样的环境下,信息的产出者也非常痛苦,他们像商品一样,被买来买去;他们希望触达更多的人,却被各个圈子栓上了枷锁。与此同时,他们还要眼睁睁地看着“爸爸”的信息肆无忌惮地传播。
互联网的发展背离了其初衷吗?—— 现在再思考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心中一痛。